第26章(1/2)
天才一秒记住【藏着看】地址:http://cangzhekan.org
佑德天子宅心仁厚,也生得心宽体胖,历来怕热。宫中每逢夏季便少不了冰块,或放于房屋中降温,或用来保存食物、制作消暑降温饮品。
管事太监便悄悄自城中民营冰窖格外征收了冰块,补充缺口,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官府采冰,历来是专人选择干净水源,或者用净水存入结冰,伐冰时专选取明净冰块,之后又专门藏在官府冰窖内。
可是民间伐冰藏冰比不得官府,往往寒冬腊月随意自城中筒子河北海等处随意取了,存在私人冰窖内,冰块自然是不如官府藏冰干净整齐。
因着民间冰往往不够大块整齐,放在宫室里不够体面整齐,倒是多当做散碎冰块用,拿来保存食物和制作冰饮。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因为天气炎热,一日御膳房给天子奉上了一道冰镇绿豆甜汤。刚好便用了管事太监民间额外征收冰块,这块冰块刚好不怎么干净,圣上刚好口渴将这碗甜汤一饮而尽。
次日天子便腹泻不止,因为中年发福又难免有些基础疾病,半晌便腹痛难忍,大汗淋漓。到了晚上,皇上又开始烦躁不安,尿量减少,皮肤上出现花斑发绀、面色苍白,心跳呼吸急促。
太医倒是早就开了方子,可是药汤喂下去半碗,咽下去半口,实在杯水车薪。一众太医束手无策,药石罔治。不过三日圣上便驾崩了。
这等宫闱秘事,自然不会流传于世。如谢凡这般不入流小人物,当然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因为天子驾崩,所以今年没有秋闱了,他没机会成为少年举人了。
在北京文武官员初闻丧,皆换上素服、乌纱帽和黑角带。自次日到第三日,每旦,皆至思善门外哭,五拜三叩头方退回本衙门宿歇,不可饮酒食肉。
军民皆着素服,妇人女子也须卸下环钗装饰,为期二十七日。在京听选官、办事官、生员、典吏也换上素服,自次日到第三日,每旦,奔赴顺天府朝阙,设香案哭临。
南京城是留都,留置有一套与北京中央机构相差无几的六部、都察院、五府和内廷太监。虽然实权上与北京天差地别,但是官员品级上与北京持平。
所以此时南京文武官员、军民、生员等等,也同北京一样,全城缟素,哀嚎不止。
谢凡以及众多赶考秀才内心震惊失落暂且不提。作为生员,谢凡和同窗们闻丧后次日清早便要身着素衣,到应天府朝阙,设香案哭临。因为众人都要着素服,一时要的多,许多人又没有常备着。
不少同窗知道谢凡李宁和做绸缎布料生意的张家熟识,都托他两人购买。谢凡李宁两人都本着同窗情谊答应下来,含泪赚了点差价,张世贤小掌柜也赚了一笔。
次日大早,谢凡和李宁都急急忙忙换上素衣,赶到应天府朝阙为圣上哭丧。只见最前头摆了香案,后面乌泱泱一大片全是人,谢凡和李宁来得晚了,只能站在后头。
天子为万民君父,佑德皇帝也是勤政爱民,众人应该视大行皇帝如慈父,像为亲生父亲哭丧一般泪如雨下。
可是皇帝对于典吏生员来说实在是隔着千山万水,太远了些。因此谢凡见众人哭得也不甚真情实感,以干嚎为主,流泪少之又少。
谢凡来到此处读了多年圣贤书,学了一肚子忠君报效,但是心中打工人本色仍未褪去。
他认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就是老板,至于是哪个老板其实无所谓。”天子是“德佑”还是“链家”并无大碍,总之是个靠谱老板就好。
谢凡也随着前面众人一齐干嚎。只是嚎着嚎着,他想起今年不再有秋闱,又想起这一年多夙兴夜寐,头悬梁锥刺股,多少艰难困苦,周全准备,顷刻间化为乌有。
这般失落感受倒比下场考试,最后名落孙山更叫人难受。此时正是三伏天气,谢凡好像被人从头到脚浇下了一盆冷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