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 > 第86章

第86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权谋帝王心 不可名状的路人甲 东亚子女重生图鉴 和朋友的哥哥在一起了 全家都有系统,而我是唯一正常人 这个beta不正经 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遗珠 锦绣安宁 beta保镖不好当啊

天才一秒记住【藏着看】地址:http://cangzhekan.org

【李世民:若通过县试时已高于十六岁,就不能入学县学?】

【秦念:已经十六岁,就不该留在里学与县学浪费教育资源。若是大器晚成,可设法请人私下教学,或自学成才。】

【李世民:朕明白了。】

李世民已明白原委。

里学是为幼童启蒙,乡学应是更进一步。

十六岁……

就不会影响徭役。

………

通过乡试可入学乡学,可于里学任教。

通过县试可入学县学,可于乡学任教。县学学生限龄十六岁。

嬴政看着天幕,推导剩下的郡试、国试、殿试。

国试可推导为通过国试可入学国学,于郡学任教。

这殿试又是什么?

【秦念:县试的试题是语文数学历史,语数难度会更高,历史按教科书出题,旨在让考生粗略了解华夏史。】

【秦念:郡试则由律法替代历史。通过者二十岁之前可以在郡学就读,可在县学教学。】

考虑到封建王朝的局限性,秦念认为考试科目不宜过多。

太多了就对平民不公平。

历史是加强华夏归属感。

而律法,在不能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时代,唯有知法才不会轻易被官吏欺瞒。

【李世民:法……?】

虽然知道秦念是依法治国。

但看到律法替代儒学,李世民还是不由得想到大秦的二世而亡。

有点慌。

【秦念:你朝考的是经文填空、杂文写作、时政策论,这些都可以归纳进语文考试。无非是经文改为百家经典、杂文别考诗赋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华而不实。

李世民欲言又止。

但秦念说得没错,诗赋的确不能治国。

【朱元璋:若是考百家经典,平民学子如何考得过世家子弟?】

正是出身贫寒,知晓平民不易。

朱元璋才会限定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须以朱熹注解为准。

如此平民考生方能与世家子弟相争。

【秦念:县学的语文教科书,每个学派只能取一定比例的内容加入其中。教科书可以按照朝廷的需要在当年的郡试结束后修改,郡试试卷与教科书同步。】

【朱元璋:这倒是不错。】

朱元璋这才明白教科书的重要性。

如此一来,学生学什么,还是依照朝廷制定的内容而来。

虽含百家学说,亦不会掺入异端邪说。

考试只考教科书的内容,也就无需担忧平民学子过于弱势。

【李世民:法家单开一科?】

因秦念没有回答律法一事,李世民再问一遍。

真的要将科举,变成法家之学的依仗吗?

虽说秦念的民心足以说明严刑峻法之弊可解,但李世民还是觉得不太稳妥。

事实上,也不仅是李世民感到不稳妥。

除了本就以律法取官吏的大秦,各朝各代都觉得难以接受。

就算儒家不可取,法家……

就可取了吗?

………

朱元璋却是已经猜到秦念为何将律法作为郡试内容。

他于洪武八年要求各地官府在乡社间兴办社学以教导民间子弟,除基本的识字之书外,便是教学儒家经典,兼读《御制大诰》和明朝律令。

【秦念:一个不通律法的官吏,无法成为优秀的官吏。】

【李世民:有明法科学子相辅即可,应无需精通律法。】

明法科,就是唐朝科举制中为大理寺、刑部等司法机构录取官吏的科目。

李世民这么说很有道理。

现代也没要求所有公务员先考个律师资格证书。

但秦念设想的“法律科”也没要求官吏精通律法。

【秦念:精通律法,是指所有具体案例都要知道该怎么判刑,但郡试的法律只需考核与百姓相关的律法管辖范围。】

【李世民:原来如此。】

既然只考核“管辖范围”,考核的内容就不会太难。

这门科目的作用不大,正常的考生都能拿到满分,依旧是语文与数学……

等等。

李世民突然明白秦念设立这一科目的具体用意。

通过郡试不一定能够成为大唐官吏。

但只要想参加郡试,就一定会去学“律法管辖范围”。

这是……以民监官?

【刘彻:怎么还有数学?若只是算十几代后有多少宗室,需要从乡试考到郡试?】

【朱元璋:……】

【秦念:桑弘羊这种人才,可以通过数学考上来。数学也是能治国的大学问。】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始于伦敦之春 漂亮花瓶陷入恋综修罗场 小演员杀青后的额外工作 疯批反派他超爱 穿越后,我抢了主角的男人 玖公子 我会一直看着你的 始乱终弃校草室友后 小皇帝怀了本王的崽 山光有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