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1/2)
天才一秒记住【藏着看】地址:http://cangzhekan.org
王国庆这几年已经习惯自己亲娘时不时的胡搅蛮缠,甚至已经懒得讲道理了,只是轻飘飘地应了一句:“好啊,我明天就把工厂的工作给辞了,然后跟淑华离婚,和你回乡下去。老二,你回村收拾收拾你家的东西搬回老房子去,我搬回去不好住一起,毕竟都分家了。家里的房子是我出钱盖的,我不在家时你说伺候妈方便住那就住那了,既然我回去你该搬走就搬走吧。”
王国发的脸都绿了,连忙拽了拽老太太的衣角。
王老太太偏心小儿子,一听王国庆又要辞职又要撵小儿子走,面上先矮了一节,底气不足地说道:“那么好的工作一个月好几十块钱呢,哪能说辞职就辞职啊。你在这好好住着,我帮你相看了跟着你在县城住也一样。”
王国庆冷笑了一声:“跟我住哪儿?妈你别忘了你现在站在淑华的房子里。离婚,卷铺盖走人的是你儿子。”
王老太太立马说道:“你再跟厂里申请一套,那年不是说给你发房子了,就是陈淑华捣乱没让你要。”
“妈,你以为那厂子是我开的,我说要房子就给我房子?”王国庆轻笑了一声:“妈,您不知道,工厂对职工的作风问题管的相当严格。我要离婚回家再娶新媳妇一个生儿子,就这件事让厂子知道了,我就是不辞职我也得被开除。”
老太太嘟囔着:“我怎么这么不信呢?厂子还管人家生孩子的事?”
“不信咱来直接去问问,正好直接辞职了,今晚我就和你回去。”王国庆作势拽着老太太要去厂里的样子,还不忘朝老二两口子吩咐了一句:“你们先回去把你们东西搬出去,我和妈晚上就能到家。”
王老太吓的赶紧把王国庆的手挣脱开,气急败坏地说:“行了行了,我不管你生孩子的事行了吧。”
王国庆有些惋惜地松了手:“其实我倒是愿意回去的,回家种田也挺好,虽然一年剩不下几个钱,但是您能天天看到我是不?要不我这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时间回去看你,倒累的您老总是跑来看儿子,我心里不落忍。”
殷玉瑶拉着殷玉磊坐在角落里努力地憋笑,她没想到自己这干爸倒是个妙人,顺着老太太的话,说的又都是孝顺的事,可偏偏把老太太憋的死死的。
王老太太看着王国庆,张了张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甚至自己为啥来的都给气忘了。
王国发拽了拽老太太的胳膊,指了指靠墙坐在一边的殷玉瑶姐弟俩,老太太一拍腿,想起正事来了。
其实前面说的什么生孩子分房子的事都是老黄历了,婆媳两个每回见面都得吵一回。老太太提这些事不过是为了打前战,她这回来的重头戏是为了要给殷玉瑶的那辆自行车。
其实王老太太和王国庆陈淑华一家早就离心离德了,陈淑华刚结婚的时候王老太太就想了各种法子想压这城里当医生又有学问的儿媳妇。偏偏陈淑华这人吃软不吃硬,她有文化思想又独立,不是过去那种任由婆婆揉捏的儿媳妇。
陈淑华对婆婆一开始是以礼待之,但婆婆不讲理,那她也就不客气了。尤其是在陈淑华生了王晓慧后,婆媳两人基本算是撕破了脸,从那以后陈淑华就没带孩子回老家去过过任何一个节日。每回王国庆也只是提前回村把节礼送回去,呆个半天就回来,晚上还是跟老婆孩子团圆。
可以说,除了婚前王国庆自己在老家盖房子的事她没参与过以外,结婚后和婆婆的针锋相对,她就没输过。
当然王国庆在中间也是拎得清的,他从小就在母亲的偏心中长大,自己都有些意难平,再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追求来的媳妇对母亲这样对待,他心里更不是滋味。
现在在他眼里,淑华晓慧才是一家人,母亲住着自己盖的房子,每个月给她五块钱养老钱,过年过节送一份节礼,已经算全了自己孝心了。
王老太太自己也对儿子儿媳对自己敬而远之的态度心知肚明,不过她仗着自己王国庆亲娘,总觉得这俩人不听自己的很不甘心。再加上有小儿子小儿媳时不时的挑破,唆使她问大儿子家要这要那,这几年双方的关系越来越不好。
这回是王国庆的一个同事叫赵大民的惹的事,他恰好和王国庆是一个村的,赶上休班又恰好要中秋了,就拎着节礼回村了。正好娘俩在家门口
遇到王老太太,这赵大民顺口就问了一句:“大娘,国庆新认的干闺女干儿子过节来村里和你见见不?”
王老太太一脸懵逼:“什么干闺女干儿子。”
赵大民惊讶地问:“国庆还没和您说呢。就是他媳妇朋友的孩子,没爹没妈了,国庆媳妇觉得投缘认了当干闺女干儿子,还送了一辆自行车当认亲礼。”
王老太太一听就炸了,那两口子连续得了两辆自行车的事她是知道的。当时她还找王国庆说两口子骑一辆就行,把另外一辆给他弟弟,王国庆一口拒绝了。说自己得的这辆平时上班得骑,陈淑华的是自己买的,人家真金白银花了一百多块钱,还用一张昂贵的自行车票,凭啥给王国发。
王老太太知道自己从儿媳妇手里抠不出这种大件,回家和小儿子嘀咕了几回就拉倒了。没想到这才过去了不到一年,自行车居然送给外面认的干儿子干女儿,难道干儿子干女儿能比弟弟亲的吗?
王老太太越想越生气,回家和小儿子小儿媳好骂了一顿王国庆两口子。王国发听了也觉得闹心,仿佛是这两人把自己的东西送出去了一样,立马撺掇的老太太到城里找陈淑华要说法。
王老大确实领着儿子儿媳妇来了,一见面也确实就开始吵架了。不过吵了这么久都没吵到正题,连陈淑华都莫名其妙老太太这回来是要闹什么幺蛾子。
王老太太看着殷玉瑶乖乖巧巧坐在凳子上,撇了撇嘴,一副嫌弃地表情:“你们就是我儿子认的干闺女干儿子?见了我和你叔叔婶婶也不知道叫人。”
殷玉瑶笑了笑,声音温温柔柔的,可说起话来却毫不客气:“这位老太太,我和干爸干妈投缘就认了个干亲。可这干亲可没听说还要连宗的,咱就是陌生人,凑巧在我干妈这屋子碰见了,您可别和我套近乎。”
王老太太被堵的哑口无言的,她气的心里直骂街:不愧是陈淑华认的闺女,这嘴和她一模一样,说话能把人噎死,一看就不是善茬。
王老太太本来想在殷玉瑶这里占个上风再说事,甚至想着压一压殷玉瑶。通常这样,一般面软的小姑娘见因为给自己的自行车吵架,会将车子让出来,免得引起争端,惹的人家家里不安宁。
没想到殷玉瑶压根就不吃这套,那老太太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了当地说道:“国庆,上回妈和你提过自行车的事。你们两口子骑一辆自行车就行,那辆自行车我做主了,给你弟弟。”
陈淑华嗤笑了一声,直接懒得搭理她:“还有别的事吗?没有您就回去吧,趁着天亮早点走还能赶上回家做晚饭吃。”
王国庆见老太太知道自己认了干亲的事,又听她提了自行车,心里立马把这事的来龙去脉整明白了。他朝玉瑶和玉磊安抚地笑了笑,转头对老太太说:“妈,我和你说过,我家的事你不要掺和。自行车是我和淑华商量后送给玉瑶的,是我们两人的决定。”
王老太太指着王国庆的问:“外人家的孩子比你弟弟还亲?”
“是!这俩孩子是我的干闺女干儿子,从这段时间对两个孩子的接触和了解,让我很认可他们的人品。他们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比国发更亲。”王国庆坦然地看着老太太:“妈,你也知道国发是我弟弟,不是我儿子,我没有责任更没有义务让他无休无止的从我这索取。你愿意惯着他是你的事,但是我不愿意。我让他住我的房子已经是看在您的面子上。若是真要我较真起来,我能和他算的帐太多了。”
王老太太气息有些不稳:“你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亲兄弟不就是互相帮趁的吗?”
“互相帮衬?”王国庆笑了:“可是从小到大都是一直我在付出,他在索取,我怎么不记得他帮衬过我什么?要不娘你替我回忆回忆?”
王老太太底气有些不足,顾左右而言他地说道:“你弟弟不是过的不如你嘛,等他好了就能帮衬你了。”
王国庆神色淡淡地:“我日子过的好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他过的不好是他总想从别人那占便宜所以才越过越不好。我也不指望他帮衬,他也别找我帮衬。妈,说句不好听的,等您老没了,我和他就是在马路上面对面碰到,我都不带搭理他的。”
王老太太震惊了,她知道自己偏心,她也知道自己是故意作闹想替小儿子问大儿子讨好处,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大儿子居然存了这样的心思。
“国庆,你怎么能这么想呢?”
王国庆这些年受够了老太太一次次的闹,尤其是这次还当着殷玉瑶姐弟俩的面,心累的他觉得索性把话说清楚,省的每年自己家都要上演一两场闹剧。
王国发见状又扯了扯老太太的胳膊,王国庆轻哼了一声:“王国发,你有话说有屁放,都快三十岁的人了,别整天躲在妈后面让老太太替你当枪使。你哥不瞎,更不傻。”
王国发缩回了手,讪笑道:“哥,你误会了,我只是想劝劝妈而已。咱俩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呢。哥你可不能这么绝情。”
王国庆看着他,眼睛里没有一丝的感情:“绝情?国发,我一直觉的绝情的不是我。当初我初中毕业出来到厂里当临时工,你撺掇妈分家,趁着我不在家领着妈到村长那把爸留下的房子过户到了你名下,我就带着身上穿的衣服被分出来了,这事你干的吧?”
王国发张了张嘴,半晌才干巴巴地说道:“妈是心疼我没上初中又在家干活,怕我娶不上媳妇才这么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