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田小说 > 戴高山文集 > 诗的意境

诗的意境(1/2)

目录
好书推荐: 欲海折竹 小狗驯养手册【校园1v1】 蠢物 合家欢(骨科 姐弟 1v1) 黑道大小姐今天也要睡男人(NPH) 湖底(亲父女) 一弯明月 乔婉 黑沉香 静海旖旎(校园高H)

天才一秒记住【藏着看】地址:http://cangzhekan.org

常常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议论,说谁可以称之为诗人,觉得如此冠名戴号,实在索然无味!对我而言,并没有在大杂志上发表过什么好诗,故此,当然也不能被称之为诗人。然而,在诗的创作艺术上,个人以为,最好不要整天去求什么虚名,只要专心写作,发表不发表,名号不名号,这都和真正的诗人扯不到边上!

也看过不少所谓诗人的诗,不敢枉评,却味同嚼蜡。有人说,诗是语言的精华,可到底这精华的关键在哪呢?时常把自己的诗作发表在网上,得到如此感触——有些诗,竟然让某些人无法看出所以然。话说至此,不免凄然苦涩,觉得网络世界,只是玩玩而已。网络如此无奈,投稿到传统诗刊上,更是无人问冿,如何不让人羞愧?

前段时间写了一首诗——又闻箫音,今日无聊,王婆卖瓜——自娱自乐,解剖一下,也算对得起自己的执着:

箫音,鼓起悠悠沧浪之水

似一把看似古远的、古远的蒲扇

招摇着,来去自由,的风

黄昏,卷入夕阳托起明月

一只长手长脚,并且长嘴的鹭鸶

在深静的芦苇丛中,轻眠

按说,小船儿是明月的家

那一竿打渔人的长篙,深深插入

岁月长河,远望高楼玉宇

又闻,那吹箫鼓扇的老人

扶摇着一对恒久月光,轮转传奇

千年古寂陈朴,落入繁华

这首诗发在网络之后,引来一位老友拍手叫绝。于是,我说他极有鉴赏眼光!这位老友散文写得好,因此我觉得,如非有眼光之人,也断然不敢说出此诗的意境。然而,这样的诗作却一直遭遇冷落,原因是没有人看懂。这也难怪,现在有些人只会写诗不会读诗。

洞箫,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早先就有诸多传说,比如“吹箫引凤”之类的故事。所以洞箫难写,确乎难有新意表达。而在此,我写夏之月夜箫音。先从其声如浪鼓、似风动写起,故有“悠悠沧浪之水”及“古远的、古远的蒲扇,招摇着,来去自由,的风”之和谐。恰黄昏时候,夕阳西下明月升起,芦苇丛中的鹭鸶,似眠欲眠,勾勒出一副江边黄昏的美景,在箫音之中,显得和谐静怡。

再往远处,是月光之下的小船,而小船的更远处,是现代高楼林立。此情此景,我们溶入古远和现代之中。箫声、明月、小船、鹭鸶,他们古远而美丽;而高楼大厦,却展现出现代生活的光华。在娓娓的箫音之中,勾引出诗情画意。“那一竿打渔人的长篙,深深插入,岁月长河,远望高楼玉宇”然而,很快我们就会担心这种古朴之美,会迅速溶化于现代文明之中,并为之所包围和吞噬。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永久相融

写这首诗时,我的感触甚多。最让我难受的是那些古老的东西,在现代生活的包围之下不断泯灭。当我们听到箫音的古朴时,发自于内心的赞叹不能不让我们为之放歌。那似水似风的箫音,在黄昏,在月夜;以及老人、鹭鸶、小船和明月,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下,很美也很容易消失。打渔人插入岁月的长篙,我想它应该是面对远山的!现代文明掳走了我们不少诗情画意,能有这样的偶然之美,怎能不让人为之心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自蹈覆辙 (1v2 重生)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脑叶公司之特工A 名门庶女:伊手遮天 禁止觊觎漂亮Alpha 别装,你就是喜欢我 吃瓜心声泄漏后被团宠了[快穿] 重生成崽我救赎了万人嫌男二 穿成万人嫌炮灰后被团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