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田小说 > 戴高山文集 > 浅谈现代古体诗

浅谈现代古体诗(1/2)

目录
好书推荐: 欲海折竹 蠢物 患疯病的母亲很有韵味 黑道大小姐今天也要睡男人(NPH) 湖底(亲父女) 乔婉 黑沉香 静海旖旎(校园高H) beta拒绝玛丽苏(np) 秋潮(校园1v1)

天才一秒记住【藏着看】地址:http://cangzhekan.org

还有许多人喜欢写古体诗,古体诗简洁、清逸,内涵度高。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我发现,有些现代人写古体诗,似乎写得比古人更古,更难以理解。自喻以——古体诗自然要“古”要难懂。鉴于此,我说说看法。

自唐代以来,新诗之所以名闻千古,除了其韵律更加严谨,更加合谐,音乐性更强之外,最主要的,是它的语言革命使得新诗更白话,更通俗,更平民化了。这场革命由士大夫的官场语言和所谓的优雅文化,转入到民间的通俗语言和平民文化。在古代,由于文化普及率较低,高雅的官场文化十分严重,一直占主导地位,从而形成特定的官场语言。

而唐代的诗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相对繁荣从而使文化教育更加普及。唐代推行了隋炀帝的科举制度,使得平民文化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辉煌,从而使平民入仕为官更具有了可能性。想通过读书为官为仕的梦想,渐渐可以附诸实现了。于是,读书人多了起来,由此而引发了一场文化上的大革命——文学的通俗化。近乎儿歌形式的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更使得普通人都能读得懂、听得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童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远);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乡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旅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自然);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隐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平民)”

唐朝许多诗人的诗,就算在今天,让人读起来也并不晦涩难懂,依然是那么的通俗白话,不见得有多少官方的文言文出现,就仿佛一千多年的情景,就在我们的眼前。

到了宋代之后,词的兴起,长短句的产生,使得文字组合更加通俗化、口语化了。除了需要配合音乐节拍形成有效的韵律之外,很多词语更是进入了百姓的口语化当中,少去了士大夫虚伪的言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后暴富,我成为亿万富婆 错拍 翻垃圾造就人生巅峰[无限] 被狗皇帝抄家后,我搬空了整个国库 快穿,绑定生子系统后被男主娇宠 天灾末世,我囤千亿物资带崽躺赢 这篇都市文的打开方式不对 日落江湖白 满门反派疯批,唯有师妹逗比 [鬼灭同人] 社恐剑士不打低端局
返回顶部